•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赶考路从这里启程
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廉洁风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六尺白布
发布时间:2017-06-30浏览次数:1

1948年,任弼时同志的小儿子任远远才六七岁,人们都习惯叫他的小名元元。从延安到西柏坡时元元带来一辆小自行车,虽然已经很旧了,但元元却十分爱惜它,每次骑过以后都擦一擦。


有一天,元元要姐姐远志跟他一块去骑车。姐姐领他到了一个打谷场上,天真活泼的小元元骑上自行车绕场转圈,十分开心。他还让姐姐追他的自行车,看谁快。两人玩了一会儿,回到家里,元元从屋里取出抹布让姐姐帮他擦车上的尘土。姐姐一边擦,他在一边指着车身上瓷漆脱落的地方说:“看,漆都掉了。好姐姐,给小车做件车衣吧!”看着弟弟乞求的目光,远志答应了下来。


那时候实行的是供给制,用什么东西都得到后勤处领取。远志开了个领六尺白布的条子,找到行政科批了个字,然后,把批条交给了警卫员邵长和。后勤处住在东柏坡,距离西柏坡只有一里多路,小邵拿上批条,不到半个小时就把布领回来了。这件事情很快被任弼时同志知道了,他把小邵叫到办公室询问,随后让小邵报把远志和元元叫来。


因为那时办公和宿舍在一个院内,小邵很快就把远志和元元叫来了。任弼时同志问:“你们要做车衣吗?”远志回答:“是的,爸爸。”“有必要吗?”任弼时同志追问道。远志没有马上回答。元元站在那里忽闪着两只乌黑发亮的小眼睛,天真地看着爸爸。任弼时同志严肃地说:“全国虽然快要解放了,可是我们的国家还很穷,前线更需要物资支援,建设新中国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毛主席说‘节约一个铜板,为着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毛主席还穿着补丁衣服,你们为什么要做车衣呀? !”元元虽然年岁小,却十分懂事,他听了爸爸的话之后,看了看姐姐,说道:“姐姐,咱们不做车衣了,把布退回去吧。”任弼时同志站起身来摸着元元的脑袋说;“元元是个好孩子。”远志说:“爸爸,我这就去把布退回去。”任弼时同志说:“对,应该把布退回去。今后要注意勤俭节约,再领什么东西要让我知道,不然就不要领。”远志点头答应。


他们从办公室里出来,回到宿舍,远志把布拿出来,交给小邵,由小邵把布交还给了仓库保管员。


点评:同样是掌权,为什么有的人利令智昏,从权力高处摔下马来,而“党和人民的骆驼”任弼时却人去声犹在,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答案很明确: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守住要,固住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西柏坡时期任弼时同志是怎样严管子女,严以用权,不以手中的权利为子女谋私利,哪怕是短短的六尺白布,也绝不能让手中之权为家用、为子谋。之所以这样,不仅仅是任弼时心存界限、不逾矩,更重要的是他心中装的是百姓,是千千万万个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真正做到了情系人民、权为民所用。


链接:任弼时同志1904年出生,1920年16岁开始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奋斗三十年如一日。因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两次被捕入狱,身体遭受严重摧残。西柏坡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秘书长,虽然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仍坚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开国大典的情况是在病床上通过收音机收听的。1950年10月27日病逝于工作岗位上,享年46岁。叶剑英同志在悼词中称他为“党和人民的骆驼”。


注:本文综合参考张志平主编的《难忘的岁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和陈宗良、王红主编的《西柏坡故事》(中央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