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赶考路从这里启程
赶考永远在路上
赶考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赶考永远在路上
“谁也不许搞特殊化”
发布时间:2017-11-28浏览次数:1
1947年春,刘少奇、朱德率领党中央工委的工作人员,到达晋察冀边区的平山县西柏坡村。时任中组部行政处秘书的张东月,也随中央组织部机关转移到西柏坡附近的南庄,与总司令朱德同志见面的机会逐渐多了。此时的平山县已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对运动的要求急了一些,提出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错误口号,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土地改革,结果运动出了点偏差。朱德同志知道后,立即制止了那种过激的行为,边区中央局也立即予以纠正。
这时,组织上决定让张东月负责一个土改工作组的工作。由于他在新疆过了3年多的监狱生活,回到延安后有没有接触过土地改革方面的情况,加之年轻,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要求组织上另外派老同志来担任这一职务。朱德同志指出:“什么叫经验?碰的钉子多了,碰破了头,流了血,感到疼了,记住了,以后不再碰这种钉子了。这就是经验。”他批评得很形象,使张东月打消了顾虑,增强了搞好工作的勇气。
朱德同志对工作抓得很紧,可在生活上又非常简朴。有一次,张东月等三位同志向朱德汇报工作,等汇报完已经到了开饭时间,总司令热情地留下他们吃午饭。那天食堂是包子,餐桌上又加了四盘菜和一碗鸡蛋汤。大家正吃着饭,总司令让勤务员把伙食管理员叫了来,指着饭桌上的饭菜问道:“今天是什么饭?”
管理员回答:“包子。”总司令指着菜和汤问:“这些又是什么呢?”管理员答道:“四盘菜,一碗汤。”朱德同志耐心地问:“包子里面既有菜又有肉,为啥还做四菜一汤呢?”“因为总司令今天有客人呀!”“噢!客饭就没有标准啦!”“有,但总司令的客饭是实报实销的。”这时朱德同志十分严肃而激动的说:“噢,原来你们是以我的名义搞特殊化呀!以后,你们都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行事,谁也不准搞特殊化!”
一道去汇报工作的三位同志,一边吃饭一边聆听着朱德同志的教导,深受教育和感动。作为威震中外、久经战争考验的全军统帅,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时时刻刻注意勤俭节约,注意按规定办事,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这种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这方面,朱德同志始终如一地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47年11月,解放石家庄时我军缴获了大量的生活物资和军用物资。中央机关也分了一些生活物资。那时实行的是供给制,不分干部战士,一人一份。朱德同志身上穿的那套灰布旧军装是在延安时发的。管理员想给总司令发一套新军装,可是他却婉言谢绝了。1949年初,解放战争的形势越来越好,党中央决定迁往北京。那时北京的气候还相当的冷。启程前,供给部门给一些同志补发了棉军鞋,给朱德同志也补发了一双。可是总司令拒绝了。他说:“我的这双棉鞋虽说破了点,补一补仍然可以穿嘛!把这双新棉鞋拿到前方去吧,前线的战士比我更需要。”朱总司令就是穿着康克清大姐缝补的那双棉鞋走进北京城的。
朱德同志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当中央机关迁至北京后,用房非常紧张。马列学院是随中央机关进京的单位之一,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校址,就暂住香山。当时张东月在马列学院边工作边学习,和朱德同志住在一起。这里自然环境很好,但房舍奇缺,教学用房根本没有,无法开课。这件事被总司令知道了,他来到学院,学院负责同志向他汇报了不能开课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校舍。他当即指出:“这里不是很好吗?把碧云寺的那些破房子维修一下,就开课嘛,还等什么呢?”这两句话就把问题都解决了。在朱德同志的关怀下,中央马列学院很快就在碧云寺开学了。朱德同志短短几句话击中了当时有些同志思想上的毛病,认为进了北京,办学就应当讲究一点了。总司令的一席话给在场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使大家牢记要永远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