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孕育了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为基本内容的西柏坡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74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西柏坡精神背后的红色故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不做寿,谦虚从领袖自身做起
1949年,中国革命已发展到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的考验。进京前夕,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同志提出“两个务必”。此外,他还提议给党员干部,同时也是给自己,定下了以“不做寿”为首的六条规定,以此保持“赶考”的警醒。
“不做寿”是毛泽东一贯倡导并一贯身体力行的。1943年,恰逢毛泽东五十岁寿辰。党内同志第一次提出为他祝寿,毛泽东明确回复: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1947年,毛泽东五十四岁生日时,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又想给他做寿,他坚决不答应,并讲出了三大理由:一是战争时期,许多同志为革命流血牺牲,应该纪念的是他们,为我祝寿,太不合情理;二是部队和群众粮食紧缺,搞庆祝活动会造成浪费,脱离群众;三是我才五十四岁,往后的日子长着哩,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
1948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五十五岁生日。此时淮海战役激战正酣,他日夜操劳,密切关注着前方的战局变化。由于战局紧张,中共中央五位书记吃不好、睡不好。中央机关的一些同志考虑到他们工作太劳累了,想趁毛泽东生日时,让他们放松一下。于是,中央机关食堂准备杀头猪,给毛泽东祝寿,做一顿他喜欢吃的红烧肉。可毛泽东听到消息后,马上叫来了行政处的伍云甫处长说:“云甫同志,听说你们要准备给我过生日,谢谢同志们对我的关心。生日不要过了,还是勤俭节约的好,希望你们今后再也不要给党的领导人过生日做寿,这样影响不好。这要定为制度,谁也不能违反。”毛泽东的一席话语重心长,使伍云甫既感动又惭愧。
从此以后,“不做寿”就成为党的一条纪律明确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多次在不同场合提起这些规定,他说遵守这些规定,就是谦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