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赶考路从这里启程
文博天地
文博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文博天地
“大教育观”视野下的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6-30浏览次数:1
教育不仅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还创造了合理的机制,让每个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由此而形成的“大教育观”,倡导“教育”应该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遍及各类场所,其基本原则就是,每一个人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需要通过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管理知识和应用知识,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在“大教育观”视野下的博物馆,以其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所发挥出的公众教育作用,在“泛教育体系”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终身教育(狭义)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博物馆与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培养儿童与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同时,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家庭内的情感交流,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涵养道德品质、培养良好习惯、学会待人接物、培育协作精神等。
但是,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种种令人堪忧之处。因一些家长价值观变化造成孩子“重智轻德”,博物馆利用自己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配合家庭教育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寓教于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为家长和孩子们营造出分享成长快乐的学习乐园。
博物馆在设计和组织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教育活动时,需要了解和认识儿童及青少年的特殊性,并充分考虑到他们自身的承受能力;积极鼓励他们参与教育活动,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充分尊重儿童间的差别,激励、引导他们的创造力发展。同时,要依据儿童及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特点,针对低龄儿童、青少年和家庭等群体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专门为其策划和实施教育。针对家庭组织的博物馆教育活动非常丰富,例如,组织中国传统礼仪的情景互动活动,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学习在不同场合下如何待人接物;组织DIY传统手工制作、绘本故事情景模拟等,开发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开设“儿童专区”,举办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互动式展览”,鼓励儿童通过观察、触摸、亲手实验、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增强自信,感受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借鉴和学习国外“带着父母看博物馆”的成功经验,组织“孩子与家庭”方面的系列活动,将博物馆中适合孩子与父母共同参与的内容归纳出来,设计成丰富多彩的家庭亲子活动,培养父母与孩子间的和谐亲密关系;针对青少年的求知需求,组织博物馆“奇妙发现之旅”等活动,设计不同的“寻宝”路线图,将儿童与青少年分成小组共同参与,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统筹规划能力;甚至还可以安排青少年参与一些观众调查的前期工作,锻炼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等。这些与家庭教育相关联的博物馆公众教育活动,还有助于家庭观众形成对博物馆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以及对博物馆文化的认同感,并使参与其中的孩子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未来支持力量。
博物馆与学校教育
博物馆与学校之间,无论是历史渊源、学习教育功能,还是人才培养等方面,长期以来都存在着相互沟通、相互依存的关系。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专家学者们就提出博物馆是“教育的实验场”,博物馆应当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为学校教育服务。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日趋密切,一些博物馆的学生观众占25%至40%,有的博物馆高达50%以上,博物馆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有着一定的差异。博物馆公众教育职能的实现,是通过为观众提供藏品及相关的信息,以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使观众借助于轻松愉快的参观过程,潜移默化的学习获取知识,这是与学校强制性教育的主要不同。此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是双向的交流沟通,博物馆的教育者是以一种学习促进者与信息提供者的形象出现,而学校教育则多呈现出一种信息的单向式传递教育模式。此外,博物馆的观众复杂多样,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吸引不同类型的观众,因此所能提供的公众教育活动就呈现出分散性特点,这是与学校的针对性系统教育活动有着显著的不同。形象地说,学校的教学活动就如同教科书,具有强制性与一般性,而博物馆的教育则有如课外书,是允许学生依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及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因而博物馆在开展学校教育的设计和组织时,就应当尝试多种创意,以持续引发学生利用博物馆进行学习的兴趣。
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完美结合,不仅是博物馆自身公众教育职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对博物馆提出的要求,首先来自于教师的需求,学校迫切需要博物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对担负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辅导,以帮助教师及时更新和储备相关知识;教师也需要博物馆提供教学的各类参考资料,包括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成果,以满足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各方面要求;承担科研任务的高校教师,还希望与相关的博物馆进行科研项目合作,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藏品优势开展深层次的研究。学校教育对博物馆提出的另一方面需求来自于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借助于博物馆藏品的陈列展示,深化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启发和促进学习。
因此,博物馆在配合学校教育时,应该以学校教育基本课程为主线设计和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针对学校教师所开展的辅导和培训,为学校教师提供相关教学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使其能够通过博物馆的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及时获取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以满足其教学工作实际需要。第二,是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订详细的课程计划和参观导览,组织系列化的课外教育活动,编写分众化的系列教育读本;第三,以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位课程为主,与高校联合培养博物馆专业人员,组织大学生共同整理和保护博物馆藏品,在满足高校人才培养与研究需求的同时,也有助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博物馆与终身教育
所谓终身教育,是指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学习者,都应当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积极参与终身学习活动,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部长E·捷尔比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此为狭义的“终身教育”概念。终身教育强调其服务对象应当具有整体性,不分年龄、性别、种族、社会背景,终身教育的场合也具有广泛性,包括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社区文化中心等。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终身教育强调学习的延续性。即学习应当是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强调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其次,终身教育强调学习的广泛性,强调个人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通过工作、生活或者休闲等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第三,终身教育强调学习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个人有意识、有目标的主动学习过程。
作为社会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博物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藏品资源,包含的知识面较宽,可以满足终身教育学习的要求,在开展公众终身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一部分观众到博物馆参观可能还是出于休闲和娱乐等原因,这就要求博物馆不能一味地以教育机构自居,应该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博物馆在开展终身教育活动时,可以立足于自身特色,设计和组织引导性的教育展示内容,在尊重观众娱乐、休闲要求的同时,以具有鼓励性的教育活动,激发观众继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培养和巩固观众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掘不同观众的学习要求,组织和设计形式多样的公众教育活动(如虚拟历史情景漫游、虚拟考古发掘等),在满足不同阶段群体终身学习要求的同时,使之在乐趣中学习,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博物馆还应当理解和支持公众探寻专业知识的要求,通过挖掘和组织深层次教育信息资源,为成人观众提供可拓展的深层次专业服务,以满足观众对专业知识的探究式学习要求;博物馆还要注重观众的社交渴望和需求,在尊重和保护个人空间的同时,组织“博物馆之友”论坛、网上虚拟社区、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在满足观众互动交流需求的同时,给予其心理关怀和抚慰,以舒缓因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疏远而产生的焦虑和孤独感。
(选自《中国文物信息网》)